
春節的童謠介紹大全
過年啦, 貼花啦。
滿窗子, 都紅啦。
貼個貓, 貼個狗, 貼個小孩打滴溜, 貼個老猴抽煙斗, 貼個沒牙佬滿窗走。
春節的童謠介紹二:
初一餃子初二面。
初三合子往家轉。
初四烙餅炒雞蛋。
初五、初六捏面團。
初七、初八炸年糕。
初九、初十白米飯。
十一、十二八寶粥。
十三、十四竄湯丸。
正月十五元霄圓。
春節的童謠介紹三:
財神爺, 打南來,
反穿著皮襖踢拉著鞋, 隔著墻頭扔元寶來!
春節的童謠介紹四:
新年到,穿新,戴新帽;
舞龍燈,踩高蹺,迎財神;
大家樂淘淘,大家一起迎接新年到。
過年啦,貼花啦,滿窗子,都紅了。
貼個貓,貼個狗,貼個小孩打溜溜,貼個老爺貼煙頭,貼個沒牙老滿窗走。
新年到,放鞭炮,鞭炮蹦蹦跳,新年真熱鬧。
新年到,哈哈笑,新年長一歲,祝我個子快長高。

給寶寶講哪些和春節有關的故事?
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“年”的怪獸,頭長觸角,兇猛異常。“年”長年深居海底,每到除夕才爬上岸,吞食牲畜傷害人命。因此,每到除夕這天,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,以躲避“年”獸的傷害。
有一年除夕,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。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,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,并勸他快上山躲避“年”獸,那老人捋髯笑道:“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,我一定把‘年’獸攆走。”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,乞討老人笑而不語。
半夜時分,“年”獸闖進村。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:村東頭老婆婆家,門貼大紅紙,屋內燭火通明。“年”獸渾身一抖,怪叫了一聲。將近門口時,院內突然傳來“砰砰啪啪”的炸響聲,“年”渾身戰栗,再不敢往前湊了。
原來,“年”最怕紅色、火光和炸響。這時,婆婆的家門大開,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。“年”大驚失色,狼狽逃躥了。
關于春節的故事二:
很久以前,東海度朔山風景秀麗,山上有一片桃林,其中有一株桃樹巨大無比,枝繁葉茂,曲蟠三千里,結的桃子又大又甜,人吃了這樹上的桃子能變成神仙。
一個漆黑的夜晚,有青面獠牙、紅發綠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。桃林主人神荼、郁壘二兄弟用桃枝打敗鬼怪,并用草繩捆著喂了看山的老虎。從此,兩兄弟的大名令鬼怪為之懼怕,他們死后變為專門懲治惡鬼的神仙。后世人們用一寸寬、七八寸長的桃木板畫上神荼、郁壘兩神仙像掛在自家門兩側,以驅鬼祛邪,這種桃木板被稱作“桃符”。